小学初中高中英语 大学考研留学英语
工作时间:9:00 ~ 22:00
在小学英语阅读启蒙阶段,孩子们常常会遇到各种“拦路虎” ,让家长和老师既心疼又无奈,有的孩子看到长单词就发怵,有的孩子读了好几遍还是搞不懂意思 ,还有的孩子干脆把阅读当成任务,敷衍了事,这些看似棘手的问题背后 ,往往藏着孩子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共性困惑,作为深耕小学英语教育多年的实践者,我整理了家长和老师问得最多的几个问题 ,结合一线教学经验,为大家提供一些可操作的应对策略。
“孩子总用手指着单词一个一个读,速度慢还容易跳行,是不是阅读习惯不好?”很多家长都会注意到这个现象 ,低年级孩子用手指读是正常的表现,这是他们在建立“文字—发音—意义 ”的对应关系,不必急于纠正,比起强迫孩子拿开手指 ,不如先帮他们打好拼读基础,当孩子掌握自然拼读规则后,看到“cat”就能自动拼出/kæt/ ,手指的依赖自然就会减少,平时可以多玩“单词接龙”“听音猜词 ”的游戏,让孩子在轻松的氛围中提升视觉词的辨识速度 ,逐步实现从“指读”到“扫读”的过渡 。
“孩子遇到生词就停下来查字典,读一篇短文要花半小时,这样会不会打击阅读兴趣? ”这确实是困扰不少家长的难题 ,查字典本身没有错,但过度依赖会打断阅读的连贯性,建议家长引导孩子先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 ,比如看到“The elephant is so big that it can’t go through the small door”,即使不认识“door”,也能从“big ”和“small”的对比中推断出是“门”,对于反复出现的关键词 ,可以准备一本“个人词汇本 ”,让孩子自己配上插图或例句,这样记忆会更深刻 ,初期可以选择图文并茂的分级读物,用生动的画面帮助孩子理解,慢慢培养“猜词”的乐趣。
“孩子能读懂单词 ,但就是理解不了整篇文章的意思,怎么办?”这通常是因为孩子缺乏“语篇意识”,英语阅读和中文一样 ,需要关注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家长可以引导孩子用“5W1H ”法(Who, What, When, Where, Why, How)梳理故事脉络,比如读完《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后 ,问问孩子:“毛毛虫都吃了什么?最后变成了什么?”还可以鼓励孩子复述故事,或者给故事续写结尾,用输出倒逼输入,平时多和孩子讨论生活中的事情 ,为什么我们要先洗手再吃饭”,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这种能力迁移到阅读中,理解自然会更透彻。
“孩子对英语阅读提不起兴趣 ,怎么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兴趣不是天生的,与其逼孩子读“大部头” ,不如从他们的兴趣点切入,喜欢动物的孩子可以读《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喜欢汽车的孩子可以读《Maisy’s Busy Day》 ,家长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分角色朗读,用夸张的语气和动作演绎故事,让阅读变成亲子游戏 ,重要的是,不要把阅读和考试挂钩,当孩子感受到“阅读本身很有趣”时,坚持就会变得容易 。
小学英语阅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更像是一场需要耐心陪伴的“马拉松 ”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少一些批评指责,多一些方法引导;少一些功利心 ,多一些平常心,相信只要用对方法,每个孩子都能在英语阅读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