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英语 大学考研留学英语
工作时间:9:00 ~ 22:00
在小学英语启蒙阶段,听力训练往往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传统的听力教学多依赖课本配套音频,单一的听觉输入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 ,注意力难以集中,如何让听力训练变得生动有趣,同时提升学习效果?将绘本阅读与听力训练巧妙结合 ,通过“看图听音”的方式,能为学生创设多感官参与的语言学习情境,让听力理解从“被动接收”转变为“主动建构 ” ,实现学习效果的事半功倍。
绘本作为图文结合的阅读材料,其鲜明的视觉形象为听力理解提供了重要支撑,当学生听到“a big red ball”时,如果绘本上恰好有一个色彩鲜艳的大球图案 ,声音与图像的即时匹配能帮助他们快速建立词汇与意义的联系,避免单纯听音时可能产生的混淆或遗忘,这种“音形义”的结合 ,符合儿童具象思维的特点,让抽象的语言符号变得具体可感,在绘本《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中,重复性句式与鲜明的动物形象相辅相成 ,学生在听音模仿的同时,通过观察图片就能理解“see ”和“what do you see”的语义,无需过多中文解释 ,自然习得语言表达 。
“看图听音”的过程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与预测能力,优秀的绘本画面往往蕴含丰富的细节,教师在播放音频前 ,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图片,预测故事情节或人物对话,比如看到封面上一只表情紧张的小猪 ,学生可能会猜测:“Is the pig scared? What will happen to him? ”带着这样的预测去听音频,学生会更有目的地捕捉关键信息,听力理解的目标性更强 ,这种“看图预测—听音验证—图文对照”的学习模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听力技能,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逻辑思维力和语言推断能力。
绘本的情境化设计能让听力训练更贴近真实生活,课本中的听力材料往往经过简化,缺乏真实语境的丰富性 ,而绘本通过连续的画面和故事情节,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语言场景,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 ,不仅理解了孤立的句子,更学会了在具体情境中如何运用语言,在讲述日常生活的绘本中 ,学生通过听人物“brush teeth”“have breakfast ”等对话,结合图片中的动作场景,能直观理解这些短语的用法 ,为日后在实际交际中运用语言打下基础,这种“在情境中学习,在运用中掌握”的方式 ,让听力训练不再是机械的“听录音—选答案”,而是有意义的语言体验。
值得注意的是,绘本与听力训练的结合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教师可以根据绘本内容选择播放音频的时机,是先看图听音整体感知 ,还是分段听音结合图片细节理解;是播放原音模仿语音语调,还是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抓取关键信息,鼓励学生复述故事 、角色扮演或创编新情节 ,能进一步深化听力理解,实现从“输入 ”到“输出”的转化,当学生沉浸在绘本构建的奇妙世界里 ,他们不再是被动的“听众”,而是主动的“探索者”,在图像与声音的交织中 ,自然而然地提升英语听力水平,感受语言学习的乐趣与魅力,这种多感官协同的学习方式 ,真正实现了“1+1>2 ”的教学效果,为小学英语听力教学开辟了新的路径 。